
2025年8月,我国正式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这是中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RoHS)管控领域的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
一、标准发布背景与意义
2025年8月,我国正式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这是中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RoHS)管控领域的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工作迈入新阶段,其技术内容基于对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有害物质替代技术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对GB/T 26572和SJ/T 11364两项推荐性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融合和完善。
该标准的发布具有多重意义:
环境保护: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国际接轨:有害物质类别和限值要求均与欧盟RoHS一致,标志着我国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管控要求与欧盟RoHS已全面接轨;
产业升级: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加强有害物质减量和替代,构建并升级产品绿色供应链;
贸易便利:保障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便利化,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标准主要内容与技术更新
1. 管控物质范围扩大
GB 26572—2025明确管控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10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有害物质类别 | 具体物质 | 限值要求 |
重金属元素(4种) | 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 | 镉≤0.01%,其他≤0.1%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种) | 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 | ≤0.1%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新增邻苯二甲酸酯类4种) | DBP、DIBP、BBP、DEHP | ≤0.1% |
相对于现行标准,新标准新增了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管控,这些物质在电器电子产品中通常作为增塑剂添加使用,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改善加工性能,但产品中如果超限值使用,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在产品废弃回收处置时也可能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2. 检测方法与标识要求升级
在检测方法方面:标准统一使用GB/T 39560"电子电气产品某些物质的测定"系列标准方法(IEC 62321等效),替代原GB/T 26125方法,以保障行业RoHS符合性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识要求方面:标准将SJ/T 11364"标识要求"的内容纳入规范要求,新增二维码、屏显等数码表述相关标识信息方式和要求,降低了企业RoHS管控成本。同时明确提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RoHS)标识、含有的有害物质信息披露及技术支撑文档保存等要求,确保有害物质管控结果可追溯、可核查。
3. 产品分类管理
标准增加了电器电子产品分类及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将电器电子产品类别分为:
I类产品:纳入达标管理目录产品(如打印机、手机等)见下图,强制满足标识与限量要求;
II类产品:非目录产品,仅需满足标识要求,但鼓励符合限量要求。
这种分类管理方式符合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两步走"的管理方案。
三、实施时间表与过渡期安排
GB 26572—2025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并设定了分阶段实施的缓冲期,以降低企业合规压力:
时间节点 | 实施要求 |
2026年1月1日前 | 继续执行GB/T 26572-2011和SJ/T 11364-2006 |
2026年1月1日-2027年7月31日 | 过渡期实施GB/T 26572-2011(含第1号修改单)和SJ/T 11364-2024 |
2027年8月1日起 | 强制执行GB 26572-2025 |
2028年8月1日前 | 允许2027年8月1日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继续销售(1年时间用于库存产品消纳) |
※ 值得注意的是,检测方法GB/T 39560系列标准已于2024年3月1日起强制采用,企业需提前适应。
四、行业影响与企业应对策略
1. 对行业的影响
GB 26572—2025的实施将对电器电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加速绿色转型:迫使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重新审视生产工艺和原材料选择;
提升质量水平: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促进环保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
供应链重构:促使企业构建更加环保、无害的供应链体系;
成本增加: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合规成本,但长期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 以LED照明行业为例,标准实施将促使企业加大对无铅焊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或寻找不含六价铬的表面处理工艺,降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2. 企业应对措施
面对新标准要求,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供应链深度审查
• 重点筛查塑料、涂料、胶黏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 要求供应商提供合规声明与检测报告;
• 优先检测高风险材料(如PVC线缆、软胶部件)。
材料替代与技术升级
• 寻找环保替代材料,如无铅焊料、无卤素阻燃剂等;
• 更新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 提前适应GB/T 39560检测方法。
合规管理与文档准备
• 建立完善的有害物质管控体系;
• 准备技术文档和符合性声明;
• 更新产品标识系统,采用二维码等数字化标识方式。
过渡期规划
• 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
• 合理安排库存消化和新品开发;
• 关注豁免清单变化(由原39条缩减至23条)。
五、总结与展望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作为我国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家标准,其发布实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扩大管控物质范围、更新检测方法、强化标识要求和实施分类管理,该标准将有力推动电器电子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对企业而言,新标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短期内需要投入资源进行合规改造,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产品环保性能和国际竞争力。建议企业尽早启动应对工作,全面评估产品合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握绿色转型先机。
随着全球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体系将不断完善,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AGC提示:
深圳市鑫宇环标准技术有限公司(AGC)作为CNAS、CMA双认证的权威检测机构,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可为企业提供中国RoHS的一站式服务。
标准原文路径:
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279928A31DAA3737BD0205BD3A0A4857
2025年8月11日,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官方公报》正式发布了新法规 ...
面对这一重大调整,建议相关企业需迅速调整生产与认证流程,确保...
2025年8月1日,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
2025年1月29日,IECEE官方正式发布纽扣锂电池安全检测标准IEC 60...
文章是否解决您的问题